全球首例!角膜自体移植成功恢复失明者视力

Release time:

2023-04-10 15:01

Source:

研究员 王勇杰


角膜病是当今世界主要致盲眼病之一,角膜移植是脱盲、恢复视力的最有效的方法。

 


   目前角膜移植材料来源短缺及各地区材料分布不均匀,临床上往往不能满足角膜移植患者量多和应付急诊手术的要求,故对有限移植材料的保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科技日报3月29日的一片报道据印度媒体wionews27日报道,在全球首例角膜自体移植手术中,意大利医生将一位双目失明八旬男子左眼的整个眼表,包括角膜、整个结膜和部分巩膜移植进失明的右眼内,使其右眼恢复了视力。

  移植手术长达4个小时,大约两周前在意大利都灵莫里内特医院进行,由莫利内特大学眼科诊所主任米凯莱·雷巴尔迪和角膜移植专家温琴佐·撒尔尼科拉操刀。该名叫埃米利亚诺·博斯卡的病人现可看到并识别周围的人和物体,也可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四处走动。为了美观,医生用捐赠的组织重建了他的左眼。

  博斯卡表示,现在他已能看见电话上的时间,物体的轮廓,以及街上从身边经过的汽车颜色,“我感觉自己好像重生了一样”。

  医生们指出,右眼手术之所以能获得成功,是因为用患者自己的组织重建的,因此不太可能出现以前移植手术中常见的排异反应问题。这项技术可应用于与博斯卡病情类似的其他患者。

  自zirm(1906)首先报告人穿透性角膜移植成功至今,角膜移植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因新鲜供体植片有限,常常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故对移植材料的保存和要求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常用的保存方法为湿房保存、器官培养保存法、真空冷冻干燥法,但上述保存方法易出现保存时间短,难以达到现代眼库必须对供体进行HLA配型、HIV和肝炎传染性疾病筛选的科学要求,容易导致手术失败,增加移植传染的机会。

  银丰研究院致力于复杂组织器官深低温保存,为人类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深低温冷冻保存法是最终解决供体角膜长期保存,推进角膜移植术发展的根本方法。虽然该方法有诸如设备复杂、操作技术要求高等缺点,但其应用价值确是毋庸置疑的。通过对深低温冷冻保存的冷冻保护利的选择、降温与复温速率的改进、保存过程中是否有细胞凋亡的发生和氧自由基的产生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深低温冷冻保存法的临床应用必将进一步得到优化及拓展。

Share:

RELATED INFORMATION

undefined

undefined